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踏莎行 韩侯钓台 明末清初 · 陆求可
 押纸韵
落日高城,凄风寒水,当年垂钓应如此。
溪头漂母具盘飧,王孙不向穷途死。

云梦城边,未央宫里,蒯通有计何由使。
可怜汉室巳销亡,钓台千古犹堪指。
漂母 明末清初 · 吴嘉纪
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:陋轩诗卷五
薄劣淮阴市,凄凉漂母
画衣纷藓迹,绣幔网虫丝。
进食调饥处,哀人受侮时。
高情台下水,千载碧漪漪
愧浅 元 · 彭炳
汉宣在冲幼,危食剑刃间。
壮大履宸极,罔知丙氏恩。
大夫在帝左,侃侃不自言。
光武草昧时,严陵相与友。
乾坤洗疮痏,文叔乃天子。
子陵披羊裘,逃往钓江水。
两公绝世贤,愧死浅丈夫。
何敢拟高风,尚不漂母知。
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 宋 · 王庭圭
江南渡头浣纱女,年年舟上织白苧。
织成还自漂江沙,女手纤纤白于布。
水边时有钓渔人,何异淮阴漂轻絮。
一饭能识韩将军,不负平生名漂母
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(三字原作□□,据李本、傅校改补)
为作絺(三字原作□作綀,据李本、傅校改补)衣倒接篱,炎官火伞方张设。
恨无青丝白玉鞭,醉骑白马踏江月。
谁知南国任公子,留待深冬禦霜雪(自注:昔徐伸车为山阳教官太守程公见其衣敝,以新衣易之。仲车因思南齐任昉之子冬衣絺绤,遂用其事作诗以谢。漂布亦暑服,比絺绤尤精奇,故复用之。)
邓克强 宋 · 王庭圭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○七、《卢溪文集》卷二八
余平昔钦向克强,乡里宿儒,游场屋时间关出处,慷慨论议,克强亦若喜其为人矣。
后因盗伤先冢,遭桑梓之吏不良,仆走阙下上书陈冤。
是时宰相公卿与台谏之臣皆恻然动怀,争为论列,决欲究治。
惟乡闾私好恶之人,忌其以布衣动天庭,乃邮传他词污蔑之,纷哓十年,卒有公议,不能加损,如虫欢鸟咋,自鸣自已,了无相干。
亦有辅盗贼鼓唇吻,教其张皇笔札,欲以奇动某者,盖亦不知某之不可动也。
方上书理坟墓时,死且不惜,遑他惜哉!
世俗欲以区区谤语相摇胁,宁不谬乎?
顷得官湖南,会监司守倅皆庸俗人,争事不直,弃官而归,放浪山水间,与渔樵杂处,甚自负也。
而纷哓之徒复加酿恶语,甚者至蹙额相吊唁,以为失意,尤可笑也。
此非特不知某之心,亦是世间久无我辈人,骤见一二事,自然怪骇。
克强平昔最相知,今者蒙书镌谕,为赐甚大,岂不知感?
但其间责某不能隐忍如韩信胯下等事,未敢以为是。
淮阴一饿夫,当扰攘之时,与夫所谓鼓刀仆驭贩缯之徒俱碌碌未有所奋,使不遇高皇帝,则数子者遂没齿于鼓刀仆驭贩缯之间,而信之事业终身为胯下之人而止耳,何所取哉?
贫无行,方从亭长漂母乞食,时尚不得推择为吏,岂自知有拜大将军封齐王之事
况今遭世承平,与信之时异,决非黥奴饿夫可以侥倖攘臂而得志者。
胯下之事可为,则鄙儒腐生喜争为之。
独不见卫青、汲黯同在武帝朝,方为奴仆时,正胯下比也,二人者功名亦略等,然武帝踞厕视,至汲黯不冠则不见也。
庸奴,固宜踞厕见之,而又蒙尊礼如此,则士之所处不可不择,何足道明矣。
克强又有取于阳城,初若寻常庸人,至其刚毅见于伏阙之际,此尤不可晓。
若城当德宗多事之时,不能吐一辞以开悟人主,为谏议大夫七年,在职不为不久,顾乃含糊缄默,适遇陆贽、裴延龄二事,便伏阙争。
向使城五六年而遂迁他官,不过龊龊随仗马俱退而已,何足羡哉!
幸而七年不迁,畏天下议己,始一开口,冀以塞责,此前贤亦尝著论议之,非仆之私言也。
夫士于困穷之中能秉节自高者,于今已少,克强今又作此论,恐后生弃廉耻,欲无所不为,庸懦畏怯不才之人沈默苟活于世者,必窃借其说,曰克强教我如此,隐忍以就功名。
兹风一煽,克强亦必悔之。
于今所以劝仆为之者,岂非见仆官不显赫,多困厄,因摇撼之,使俛仰自屈,以求合于世俗之人?
其意非不善也,顾仆不能为耳。
君子不论穷达,不失其志而已。
夫志虽不可得之于天下,岂不可得之于一身。
若无位以行其所志,则当求之于山林之中,或陆沈小官,虽有利禄刑祸在前,使不撼其关键,此亦穷而不失志者也。
仆愚所见如此,聊布腹心,以当一笑。
玉胞肚 明 · 屠隆
 押灰韵 出处:六十种曲 䌽毫记 第七出
生:生平慷慨。散千金难期复来。
念翳桑宣子能怜。叹王孙漂母犹哀。
因贪绿蚁向歌台。又费青蚨佐酒杯。
淮阴侯钓台 清 · 徐昂发
七言律诗 押元韵
木落荒原水气昏,英雄渔钓迹犹存。
蒯通不售三分策,漂母长留一饭恩
人叹老臣知国士,天哀女子杀王孙。
藏弓烹狗由来事,只合终身淮上村蒯通之策不售,而漂母之饭常怀,淮阴无反志明矣。咏钓台者甚多,此作独为完善。)
田芳伯同余南旋至淮上别(芳伯失职,久客京师,乡人传为死矣。) 明末清初 · 施闰章
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学馀诗集卷之二十四
千里同袍子,分为行路人。
乡书断京国,旅食老风尘。
身在妻孥哭,途穷僮仆嗔。
君过漂母,拜手荐江
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三 清 · 姚燮
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:复庄诗问卷十九
破帽疲驴总不时,痛惩谰语付期期。
路因畏狗思樊哙,客漫逢人说项斯。
小雨润尘须款段,夕阳流媚半新枝。
王孙久饿蒿为命,北地原无漂母
淮阴 唐 · 汪遵
七言绝句 押元韵
引用典故:一饭恩
秦季贤愚混不分,只应漂母识王孙。
归荣便累千金赠,为报当时一饭恩
忍饥 清 · 赵观彬
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:悔轩集卷
忍饥心转固,谋食计还疏。
邻有当酬券,家无可卖书。
难逢漂母饭,谁馈宋人鱼。
及此终朝雨,呼僮议种蔬。
范丞相(一)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二八、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一一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八四
某去年承乏平江,侧聆相公召归中司,候司造朝,驰书赞喜。
无何,触罪罢去,携孥累窜伏三吴大泽中,不敢复以姓名通于执事大人之门。
乱定,亲旧移书,访问生死,传闻相公进位大丞相,不觉欣然拊髀而起,退而裁书,诵所闻,庶几区区千一之虑。
书成复毁,至于三四,卒不获已,愿效其愚。
某窃观崇宁以来,士大夫徇名失实,皆枵然不适于用,其流至于靖康建炎极矣。
救今日之乱,且置元丰元祐勿论,宜度时之所宜为者,急起而趋之,如拯焚救溺。
不然,袭常祖故,以乱救乱,天下纷纷,何时而定也?
四夷侵暴,群盗相挻而起,所宜尊宠战士以效命致忠,而贾谠辈以言章摈斥于清流之外,激怒奸雄,蹈白马之覆辙;
时危多故,贤者避世,所宜激赏忠义,共立于王朝,而詹乂以恬退,蒙诏奖进学士,以固士大夫全身远害之谋。
财计之臣,惴惴然,恐以乏军兴得罪。
王琮以不镂《通鉴》书板,罢转运使,何其缓而不切也。
江置使,防遏又置使,州带钤辖,又兼安抚,平江又兼制置常州小郡,安抚司使臣至百馀辈,官乱民贫,视宣和为甚。
而改天长、江阴为军,尤为无理。
两州既失两县租税之入,两县又纷然建立官吏,召募使令,掊聚禄廪,创置公使,独任一州,供亿之责,诛求百出,民不堪命,此何为也?
某去秋寄家湖上,居苏、常两郡之间,外调防江之夫,内严防城之具,尽录公私材木以为战舰,毁彻庐舍以广壕堑,斩伐丘墓以创楼橹,掘地陷马,编木为大筏,率米为粮,敛钱犒军,掊取缯帛为袍袄之属,凡战守之备,修举亡遗,而民力亦尽。
大盗入境,将吏望风委之而去。
凡前二守之勤劳,两县之备禦,第以上应诏旨,下以疑误邦人,故吴人之死者十九。
京师太原,天下之金城汤池也,尚不能守,胡不明示邦人徙避之计以全其肝脑?
而在官者又恐以无所为而得咎,故宁大坏至此也。
虏骑入苏、常,不满二十日,而戚方、郭吉、刘远、张威武之流,皆防江大兵,涂炭一路,积七八月而后定。
防江本以备虏也,虏欲至则溃散而为盗,虏已去又招安为兵,既往之败,可以为鉴。
刘光世防江之师又至矣,淫名亡实,其祸至此,可不悲哉!
恭惟某官盛德伟望,尊显三朝,他日大廷摩上之言,谏垣论刺宰相之疏,天下传诵,以为口实。
今以天下宰居其位,行其言,必有以大慰斯民之望。
然今徇名之大患有二,二患未去,则四夷猖狂,群盗椎剽,社稷危亡之忧,生民涂炭之祸,未易以岁月定也。
靖康之初,大臣树党,弃捐官爵,如用泥土;
而妄言无行之徒上书图进取者,所在如市。
狂诞不根,往往报闻,则诅诽君父,谤骂大臣,以逞其不肖之心,兴讹造讪,更唱迭和,鼓惑群小激怒军士,驯致钱塘伏阙之变。
比苗、刘伏其诛,而人犹以为冤,皆此辈为之。
一患也。
建炎以来,宰相第行台谏风旨,今日行某事,言而罢之;
明日用某人,言而黜之。
凡所施置,曾不得一举手,俄而边遽上闻,则又以罔功之罪攻而去之矣。
是其言果出于正邪?
此卖直钓名于一时,而阴欲尽其所厚善者尔。
二患也。
去此二患,必以饰非拒谏负天下之谤。
二患未除,则群言乱政,必致误朝之谴。
然则奈何?
嬴秦之亡也,刘、项相拒于荥阳、京索之间,天下之士,不归汉则归楚。
高帝纳用群策,虽麾下骑士,亦时时审问邑中贤豪。
至于驾驭群臣,则踞床洗足,溺冠骑项。
所谓盛服先生,谏争之臣,亦嫚侮而不信。
何者?
谋议之臣,内有良、平腹心之亲;
将帅之臣,外有信、越爪牙之用。
一身之势,合而无閒。
或借箸于食前,或排闼于卧内,附耳而谈,蹑足而悟,如疾痛苛痒切于肌肤手足,不期而自至,故能蹶秦诛楚,以成帝王之勋。
彼其伏青蒲,冠獬豸,譊譊然陈说诗书,上章欢哗以应故事,固高帝之所大骂而不信也。
今朝廷得一韩信以为将帅,言者必曰寄食漂母,无资身之策;
受辱跨下,无兼人之勇,今拜为大将,而一军皆惊,则必黜之矣。
又得一陈平以为谋臣,言者必曰事魏不容,事楚亡去,受金盗嫂,反覆乱臣,今拜为护军而诸将尽欢,则必黜之矣。
陈平、韩信之贤,没世不可得;
幸而得之,必不为用。
诸生则不能斗,而尾生孝己之行,又亡益于存亡成败之几。
依违固避,以苟岁月。
主上一旦赫然责宰相以扶颠持危之效,而公车北阙之章、白简皂囊之封,又随而至矣。
相公之计,当以身任天下之谤讪,革去淫名文具之害政,深究天下治乱之实。
今日用某人,明日行某事,造膝开陈,勿疑勿贰,如句践种、蠡,齐侯之管仲
凡迂阔难行之论,谬悠无稽之谈,不得一言入于其间,庶几有立于天下,而大尉民望
不然,去就有义,不可则止,无自辱焉。
其更有深于此者,而不敢言也。
寓意十首次敬助 其七 元末明初 · 王冕
 押词韵第七部
蛮触杂奔竞,蝇蚋纷争喧。
鸾凤巢枳棘,鸱鸮集琅玕。
风雷久不作,野露生微寒。
壮士万里怀,肯谢漂母餐。
古来王佐材,多在耕钓间。
淮阴侯三首 其三 宋末元初 · 俞德邻
七言绝句 押元韵
诛秦蹙项奠乾坤,三杰勋名万古存。
一笑淮阴年少客,不如漂母识王孙。
漂母墓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· 俞德邻
七言绝句 押庚韵
露冷芦洲楚水平,荒坟三尺近甘城。
当年不进王孙饭,千古谁知漂母(自注:甘罗城,在墓东。)
漂母墓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· 俞德邻
七言绝句 押真韵
裤下包羞气未伸,寄身亭长更遭嗔。
不图他日千金报,漂母应非世俗人。
庵邻王家两送酒来 南宋 · 韩淲
 押寘韵
渴饮对空觞,俛仰自长喟。
赖有田中邻,时时遣酒至。
欢言斟酌之,感彼勤重意。
漂母哀王孙,从古多此类。
泽畔且行吟,春风尚堪醉。
勉诸子 南宋 · 李吕
 押词韵第四部
孔子昔当厄,良以桓魋故。
韩信伏胯下,将坛起徒步。
圣贤昔未遇,未免失常度。
固知天地宽,出门多龃龉。
贫贱势易陵,动息要衡虑。
绨袍恋故人,进食哀漂母
小人不及夕,焉知鸿鹄举。
桃花倚春风,零落随夜雨。
流萤曳残光,未省羲和驭。
君子并松柏,挺干傲寒暑。
昭然揭日星,进与众瞻睹。
群儿勤修读,文行师邃古。
莫学小儿辈,啾啾燕雀语。
颜渊犯不校,万世共尊许。
孟子善养气,策功不下禹。
潢潦无根源,勿用遽歆慕。
吾言可书绅,审思宜在汝。
喻道论 其一 东晋 · 孙绰
 出处:全晋文 卷六十二
或有疑至道者,喻之曰:夫六合遐邈,庶类殷充,千变万化,浑然无端
是以有方之识,各斯所见。
鳞介之物,不达皋壤之事,毛羽之族,不识流浪之势。
自得于窞井者,则怪游溟之量;
翻翥于数仞者,则疑冲天之力。
缠束世教之内,肆观周孔之迹,谓至德穷于尧舜,微言尽乎《老》《易》,焉复睹夫方外之妙趣、寰中之玄照乎?
悲夫《章甫》之委裸俗,《韶夏》之弃鄙俚,至真绝于漫习,大道废于曲士也。
若穷迷而不迁者,非辞喻之所感。
试明其旨,庶乎有悟于其闻者焉。
夫佛也者,体道者也;
道也者,异物者也;
应感顺通,无为而无不为者也。
无为,故虚寂自然;
无不为,故神化万物。
万物之求卑高不同,故训臻之术或精或粗。
悟上识则举其宗本,不顺者复殃,放酒者者罗刑,淫为大罚,盗者抵罪,三辟五刑,犯则无赦,此王者之常制,宰牧之所司也。
若圣王御世,百司明达,则向之罪人,必见穷测,无逃形之地矣。
使奸恶者不得容其私则国无违民,而贤善之流必见旌叙矣。
且君明臣公,世清理治,犹能令善恶得所,曲直不滥,况神明所莅无远近幽深,聪明正直,罚恶祐善者哉!
故毫厘之功,锱铢之衅,报应之期,不可得而差矣。
历观古今祸福之证,皆有由缘,载籍昭然,岂可掩哉!
何者?
阴谋之门子孙不昌,三世之将道家明忌,斯非兵凶战危,积杀之所致邪?
若夫魏颗从治,而致结草之报;
子都守信,而受骢骥之锡;
齐襄委罪,故有坠车之祸;
晋惠弃礼,故有弊韩之困:斯皆死者报生之验也。
至于宣孟悯翳桑之饥,漂母淮阴之惫,并以一餐,拯其悬馁;
而赵蒙倒戈之祜,母千金之赏:斯一获万,报不逾世。
故立德暗昧之中,而庆彰万物之上,阴行阳曜,自然之势,譬犹洒粒于土壤,而纳百倍之收,地谷无情于人,而自然之利至也。
或难曰:报应之事诚皆有征,则周孔之教何不去杀,而少正卯刑,二叔伏诛邪?
答曰:客可谓达教声而不体教情者也。
谓圣人有杀心乎?
曰:无也。
答曰:子诚知其无心于杀,杀固百姓之心耳。
夫时移世异,物有薄淳。
结绳之前,陶然太和,暨于唐虞,礼法始兴,爰逮三代,刑网滋彰,刀斧虽严,而犹不惩;
至于君臣相灭,父子相害,吞噬之甚,过于豺虎。
圣人知人情之固于杀,不可一朝而息,故渐抑以求厥中,犹蝮蛇螫足,斩之以全身,痈疽附体,决之以救命,亡一以存十,亦轻重之所权。
故刑依秋冬,所以顺时杀,春蒐夏苗,所以简胎乳;
三驱之礼,禽来则韬弓;
闻声睹生,肉至则不食。
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,其于蜫虫,每加隐恻。
至于议狱缓死,眚灾肆赦,刑疑从轻,宁失有罪,流涕授铖,哀矜勿喜。
生育之恩笃矣,仁爱之道尽矣,所谓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德被而功不在我,日用而万物不知,举兹以求,足以悟其归矣。
或难曰:周孔适时而教,佛欲顿去之,将何以惩暴止奸,统理群生者哉?
答曰:不然,周孔即佛,佛即周礼,盖外内名之耳。
故在皇为皇,在王为王,佛者梵语,晋训「觉」也。
「觉」之为义,「悟物」之谓,犹孟轲以圣人为先觉,其旨一也。
应世轨物,盖亦随时,周孔救极弊,佛教明其本耳,共为首尾,其致不殊,即如外圣有深浅之迹,尧舜世夷。
故二后高让,汤武时难。
故两君挥戈,渊默之与赫斯。
其迹则胡越,然其所以迹者,何尝有际哉?
故逆寻者每见其二,顺通者无往不一。
或难曰:周孔之教,以孝为首,孝德之至,百行之本,本立道生,通于神明。
故子之事亲,生则致其养,没则奉其祀;
三千之责,莫大无后,体之父母,不敢夷毁。
是以不正伤足,终身含愧也。
沙门之道,委离所生,弃亲即疏,刓剔须发,残其天貌,生废色养,终绝血食,骨肉之亲,等之行路,背理伤情,莫此之甚。
而云弘道敦仁,广济群生,斯何异斩刈根本,而修枝干;
而言不殒硕茂,未之闻见。
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?
此大乖于世教,子将何以祛之?
答曰:此诚穷俗之所甚惑,倒见之为大谬,咨嗟而不能默已者也。
夫父子一体,惟命同之。
故母啮其指,儿心悬骇者,同气之感也。
其同无间矣。
故唯得其欢心,孝之尽也。
父隆则子贵,子贵是父尊。
故孝之为贵,贵能立身行道,永光厥亲,若匍匐怀袖,日御三牲,而不能令万物尊己,举世我赖,以之养亲,其荣近矣。
夫缘督以为经,守柔以为常,形名两绝,亲我交忘,养亲之道也。
既已明其宗,且复为客言其次者。
夫忠孝名不并立,颖叔违君,《书》称纯孝;
石碏戮子,武节乃全。
《传》曰:子之能仕,父教之忠,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
然则结缨公朝者,子道废矣。
何则?
见危授命,誓不顾亲,皆名注史笔,事标教首,记注者岂复以不孝为罪?
故谚曰:「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」,明其虽小违于此,而大顺于彼矣。
且鲧放遐裔,而禹不造退。
若食委尧命以寻父,屈至公于私戚,斯一介之小善,非大者远者矣。
周之泰伯,远弃骨肉,托迹殊域祝发文身,存亡不反,而论称至德。
《书》著大贤,诚以其忽南面之尊,保冲虚之贵,三让之功远,而毁伤之过微也。
故能大革夷俗,流风垂训,夷齐同饿首阳之上,不恤孤竹之胤;
仲尼目之为仁贤,评当者宁复可言悖德乎?
梁之高行,毁容守节,宋之伯姬,顺理忘生,并名冠烈妇,德范诸姬,秉二妇之伦,免愚悖之讥耳。
率此以谈,在乎所守之轻重可知也。
昔佛为太子,弃国学道,欲全形以遁,恐不免维絷。
故释其须发,变其章服,既外示不反,内修简易。
于是舍华殿而即旷林,解龙痛以衣鹿裘,遂垂条为宇,藉草为茵,去栉梳之劳,息汤沐之烦,顿驰骛之辔,塞欲动之门;
目遏玄黄,耳绝淫声,口忘甘苦,意放休戚,心去于累,胸中抱一
载平营魄,内思安般,一数二随,三止四观,五还六净,游志三四,出入十二门,禅定拱默,山停渊淡,神若寒灰,形犹枯木,端造六年,道成号佛。
三达六通,正觉无上,雅身丈六,金色焜耀,光遏日月,声协八风,相三十二,好姿八十,形伟群有,神足无方。
于是游步三界之表,恣化无穷之境。
回天舞地,飞山结流,存亡倏忽,神变绵邈,意之所指,无往不通。
大范群邪,迁之正路,众魔小道,靡不尊服。
于斯时也,天清地润,品物咸亨,蠢蠕之生,浸毓灵液,枯槁之类,改瘁为荣,还照本国,广敷法音,父王感悟,亦升道场。
以此荣亲,何孝如之?
于是后进笃志之士,被服弘训,思齐高轨,皆由父老不异所尚,承欢心而后动耳。
若有昆弟之列者,则服养不废,既得弘修大业,而恩纪不替,且令逝没者得福报以生天,不复顾歆于世祀,斯岂非兼善大通之道乎?
夫东邻宰牛,西邻示勺祀,殷美黍稷,周尚明德,兴丧之期,于兹著矣。
佛有二十部经,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,殷勤之旨,可谓至矣。
而俗人不详其源流,未涉其场肆,便瞽言妄说,辄生攻难,以萤烛之见疑三光之盛、芒隙之滴怪渊海之量,以诬罔为辨,以果敢为名,可谓狎大人而侮天命者也(《弘明集》三)
漂母 明 · 卢龙云
七言律诗 押元韵
停舟几夜宿寒原,雪后登临感慨存。
古庙相传祠漂母,旅游曾忆重王孙。
千金孰意当年赐,一饭难忘未遇恩。
独有汉皇终薄报,弓藏云梦只荒村。